知识讲座

防校园欺凌法律讲座——共建和谐校园

防校园欺凌法律讲座
      

为持续推进平安校园创建工作,进一步做好我校安全教育的宣传工作,加强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,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,增强学生的自护意识和防范能力,营造文明、平安、和谐的校园育人环境,12月21日下午,我校开展了“防校园欺凌法律讲座”。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、提升意识形态安全防范能力。

什么是校园欺凌

2020年,我国修订的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认为,学生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,一方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、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、侮辱,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、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的行为 。

校园欺凌涉及罪名类型

01故意伤害罪
故意伤害罪,是指故意地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。

02故意杀人罪
故意杀人,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。

03寻衅滋事罪
寻衅滋事罪,是指肆意挑衅,随意殴打、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、占用公私财物,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,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。

04侮辱罪
侮辱罪,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,公然贬损他人人格者,破坏他人名誉,情节严重的行为。

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,应当负刑事责任;
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,犯故意杀人、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、强奸、抢劫、贩卖毒品、放火、爆炸、投放危险物质罪的,应当负刑事责任;
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,犯故意杀人、故意伤害罪,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,情节恶劣,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,应当负刑事责任;
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,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;在必要的时候,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。

讲座现场



什么是校园欺凌?
校园欺凌会造成什么后果?
校园暴力可能构成刑法,对于成年的孩子是有责任进行承担后果的。

A.《刑法》第二百三十二条【故意杀人罪】故意杀人的,处死刑、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;情节较轻的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。
B.第二百三十三条【过失致人死亡罪】过失致人死亡的,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;情节较轻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。本法另有规定的,依照规定。
C.第二百三十四条【故意伤害罪】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。

D.《治安管理法》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,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;情节较重的,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,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:

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;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;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,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;
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、侮辱、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;多次发送淫秽、侮辱、恐吓或者其他信息,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;偷窥、偷拍、窃听、散布他人隐私的。

E.《治安管理法》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的,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,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,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;情节较轻的,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。
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,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:
结伙殴打、伤害他人的;殴打、伤害残疾人、孕妇、不满14周岁的人或者60周岁以上的人的;多次殴打、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、伤害多人的。

F.第四十四条 猥亵他人的,或者在公共场所故意裸露身体,情节恶劣的,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;猥亵智力残疾人、不满14周岁的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,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。





讲座中,崔校长结合实际案例,向学生们介绍了校园欺凌中常见的几种方式,包括肢体欺凌、言语欺凌、社交欺凌、网络欺凌等,详细讲述了它们的概念、常见表现形式、所涉及的法律法规和相应法律后果,介绍了校园欺凌给受害者带来的多种伤害,并重点讲解了遇到校园欺凌时应采取的防范措施,还有欺凌者的法律责任和后果。并用案例释法改变在校学生对法律“枯燥无味”的刻板印象,提高他们对宣讲内容的兴趣。



本次法制教育讲座培养了学生树立正确的学法用法意识,增强了辨别是非与自我保护的能力,帮助青少年树立了正确的法制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。同时,通过此次讲座,全体师生在今后的校园生活中有了一个清晰而明确的目标,那就是“拒绝校园欺凌,共创美好校园”。我们要通过实际行动,高举校园文明旗帜,让校园到处充满温暖、到处充满欢声笑语!


 

升学喜报
在线咨询
升 学 喜 报